每枚邮票都珍贵
2016-04-28 14:40:50
作者:回收纸币网

  多年来,邮市造假屡禁不止。长期集邮的过程中,遇到过多种形形色色的假邮品,摸索出一些认定、鉴别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仿制品。仿制品包括仿制的邮票、纪念邮资封、纪念邮资明信片、小本票等。它们的用纸、印刷、背胶、齿孔、加盖等全部都是假的。因为仿制品不可能模仿真品所有细微的特征,因此只要在用纸、刷色、图案及齿孔上细心加以观察,并把它和真品加以比较,就会识破。

  有些假邮票(如“稿”字邮票四方连)是从书刊彩色插页上剪下,背面用砂纸打磨平而来的,这种假邮票如仔细观察,很容易识别。

  伪造小本票,主要是伪造小本票封皮,封皮是假的,里面邮票是真的。伪造的封皮是用真品翻版印制,因此便出现了字形差异且真品的墨色印得厚实,赝品的墨色一般较淡,只要把真品和赝品加以比较,识别并不困难。

  假无齿孔票。无齿孔票一般发行量较少,仅供集邮者收藏。由于需求量大,常常供不应求,因而市场上无齿孔票的价格较有齿孔票贵得多,于是伪造者将有齿孔票齿孔剪去,冒充无齿孔票,从中牟利。

  相信吗?现在你手上的任何一枚邮票,到21世纪中叶都将变得非常珍贵!

  邮票是英国爵士罗兰?希尔发明的,1840年5月6日问世。2000年是世界首枚邮票《黑便士》发行160周年。

  邮票未来命运如何?总的看法是使用邮票的时间不会很长了。有人认为到2040年,即邮票问世200周年,它就完成了历史使命。现在科学日益发达,未来社会信息万变,无邮票的时代将要来临,采用声音邮递、传真、电子邮递将极为普遍。

  现在信件的传递方法已经过时,费时费力,邮件姗姗来迟,甚至丢失。随着科学进步,人们将会把电子、传真、语言揉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组合式的通信方式。写信时在高速电动打字机上拟好初稿,再显示在荧光屏上修改。只要把代号输入电脑,信就会出现在收件人的终端机上。如果需要留一份副本,按一下电钮就行了。另外,随着电话普及,可以随时和五洲四海的亲友通话,也不必写信了。譬如我曾向台湾朋友要求交换台湾的信销票,他们就难以满足我的需求。他们说:我们很少写信,有事打个电话就行了。香港也是这样。看来,今后是用不着通过邮政部门寄信了。不寄信,还发行什么邮票呢?当然,也许邮票那时仍然继续存在,但邮票作为邮资凭证的作用就不存在了,也许仅仅只作为收藏而已。

  邮票是一次性印刷,印数有限。1980年发行的猴票为什么现在很珍贵?因为它是我国发行的第一轮生肖票的第一枚,意义不同一般。当时发行800万枚,经过损耗、失散,流传下来的就不多了。几年前司空见惯的8分长城普通邮票,现在也很难买到了。这枚长城邮票,外国朋友很喜爱,认为长城是中国的象征,而邮票又是国家的名片。以后使用的8分普票大都是北京民居票,现在也难以见到这8分民居票了。等到无纸通信、语音代纸成熟后,也就是无邮票时代的来临。因此,现在的邮票,无论是新票、旧票,还是实寄封、明信片、邮戳、标示签、邮政收据等,以后都将是奇货可居。

  邮市正处于低潮,正是我们收藏邮票的好时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是短暂的,而集邮带来的“快乐”却是永恒的。最近台湾一位著名的邮商蔡富正先生说:“我从事专业邮商多年,我不记得经手过多少珍邮,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每一位邮友脸上满足的笑容,集邮带给人们心灵的快乐,惟有真正爱邮票的人,才能体会与共鸣。”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的收藏一经出炉就收到了广大钱币爱好者和藏友的热烈欢迎。第二套纸币作为我国第一套币种齐全、风格独立和技术了得的代表纸币,现在凭借着已经是完全退出纸币流通市场而
1165人收藏 2022-05-06
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在1953年发行,直至到1964年退出流通市场,之后紧接着就转入到钱币收藏市场上。因为二版币见证了我国的发展历程,具备极高的历史价值。第二套纸币的回收也是属
830人收藏 2022-05-06
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纸币(除纸分币之外),流通时间约10年左右,53年版,从55年3月1日发行,约在64年开始银行只收不付;56年版,约在62年发行,在70年代回收。 第二套人民币纸币具有较好的防伪的功能
736人收藏 2018-11-26
  1967年12月15日,我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凸一角,2000年7月1日停止使用。红三凸一角纸币发行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其正面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画面,下方是红三冠七位号码,它的反面印有
640人收藏 2016-04-28
        水印是人民币纸张防伪中最常见的,并且它也是目前防伪技术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由于受技术条件、制作成本的限制,一直以来假人民币使用的都是非专用钞纸,水印
614人收藏 2016-04-28